汉宫春 稼轩帅浙东作秋风亭成以长短句寄余欲和久之偶霜晴小楼登眺因次来韵代书奉酬

城畔芙蓉,爱吹晴映水,光照园庐。
清霜乍凋岸柳,风景偏殊。
登楼念远,望越山、青补林疏。
人正在、秋风亭上,高情远解知无。
江南久无豪气,看规恢意槩,当代谁如。
乾坤尽归妙用,何处非予。
骑鲸阆海,更那须、采菊思鲈。
应会得、文章事业,从来不在诗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朋友的一封"诗信",用秋日登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豪迈的胸怀和人生志向。

上片写景:城边的芙蓉花在晴空下格外鲜艳,倒映在水中照亮了园子。秋霜让岸边的柳树开始凋零,风景变得不同。登上小楼远眺,看见越地的山色像补丁一样点缀在稀疏的树林间。这时朋友正在新建的秋风亭上,不知道能不能理解我此刻的情怀。

下片抒情:江南地区很久没有豪杰之气了,看看当今世上,还有谁能像我这样胸怀大志?天地万物都可以为我所用,何必局限在某个地方。就算要像李白那样骑鲸遨游仙境,也不需要像张翰那样为了家乡的鲈鱼就辞官归隐。最后点明主旨:真正的大事业从来不是死读诗书就能成就的,要有实际行动。

全词展现了辛弃疾典型的豪放风格: 1. 用芙蓉、秋霜等秋景营造开阔意境 2. "骑鲸阆海""采菊思鲈"等典故用得自然洒脱 3. 最后两句像宣言般表明自己的人生观 4. 既有对朋友的思念,更有对自己抱负的自信

最打动人的是词人那种"整个天地都是我的舞台"的豪情,以及"成大事不能光靠书本"的务实精神,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热血与气魄。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