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 溯流纳溪舟,宿玉林寺。忆昔刘参之与弟承之、梁腾实相送至此,参之、腾实墓已宿草,感怆赋

回首徂征出塞前。甲申年。
故人相送蜀江边。共留连。
廿载旧游非旧雨。销魂处。
晨星朝露各风烟。泪潸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乘船经过纳溪时,夜宿玉林寺,回忆起二十年前三位好友在此送别的场景。如今其中两人已经离世,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上片回忆当年离别场景: - "甲申年"点明时间是二十年前(1644年) - 当时三位好友(刘参之、刘承之、梁腾实)在蜀江边为他送行 - "共留连"写出当时依依不舍的情景

下片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 - "廿载旧游"指二十年前的往事 - "非旧雨"用"旧雨"代指老朋友,暗示故人已逝 - "晨星朝露"比喻人生短暂,像晨星般稀少,像朝露般易逝 - 最后"泪潸然"直接表达悲痛之情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没有华丽辞藻,但字字含情,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故友的深切怀念。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