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之上谷

北客悲秋色,田园忆去来。披衣朝易水,匹马夕燕台。
风翦荷花碎,霜迎栗罅开。赏心知不浅,累月故人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北方游子在秋天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北客悲秋色,田园忆去来"直接点明主题:一位客居北方的游子,面对萧瑟的秋景感到悲伤,不禁想起故乡的田园生活。"悲秋色"三个字就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凄凉。

中间四句生动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清晨披着衣服来到易水边送行,想象友人独自骑马傍晚就能到达燕台。这里用"朝易水"和"夕燕台"形成时间上的对比,暗示路途遥远。接着用"风剪荷花碎,霜迎栗罅开"这样细腻的景物描写,通过荷花被风吹碎、栗子在寒霜中裂开的画面,烘托出离别的伤感。

最后两句"赏心知不浅,累月故人杯"是情感的升华:虽然眼前景色令人伤感,但想到与知己相处的快乐时光,这份情谊非常深厚。诗人回忆起与故人把酒言欢的岁月,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秋景、送别、回忆三个层次,将游子思乡和珍视友情的情感娓娓道来。诗中"风剪荷花碎"这样的描写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中意境。最后落脚在对友情的怀念上,使整首诗的格调从悲秋转为温暖,展现了真挚的人情之美。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