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花

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
小槛临清沼,高丛见紫薇。
温𥂓终有思,暗淡岂无辉。
见欲迷交甫,谁能状宓妃。
妆新犹倚镜,步缓不胜衣。
恍似新相得,伥如久未归。
又疑神女过,犹佩七香帏。
还似星娥织,初临五綵机。
庆云今已集,威凤莫惊飞。
绮笔题难尽,烦君白玉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紫薇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紫薇花的美丽与神韵。

开头两句点明时节——寒露时节的秋天,花朵凋零,但紫薇花依然绽放。接着诗人用"小槛临清沼,高丛见紫薇"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低矮的栏杆靠着清澈的池塘,高高的花丛中紫薇花格外显眼。

中间部分运用了大量比喻和想象: - 把紫薇花比作犹豫不决的美人("温𥂓终有思") - 比作神话中的宓妃(洛水女神)和神女 - 又比作织女星下凡织布 这些比喻赋予了紫薇花神秘而高贵的特质。

最后四句是美好的祝愿: - 把紫薇花比作祥云聚集、凤凰停驻 - 说它的美难以用笔墨形容 - 需要白玉琴("白玉徽")这样的高雅之物来衬托

全诗通过现实观察与神话想象的交织,既写出了紫薇花的实际形态,又赋予它超凡脱俗的气质。诗人用"新相得"和"久未归"的矛盾感受,表达了对紫薇花既熟悉又新奇的特殊情感,展现了秋天里这抹亮色的珍贵与美好。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