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袁昌州诗二首 其一

河梁望陇头,分手路悠悠。徂年惊若电,别日欲成秋。

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不言云雨散,更似东西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离别的诗,诗人用深情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对离别的感慨。接下来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分析这首诗。

“河梁望陇头,分手路悠悠。”诗的开篇就点明了诗人和友人即将分别的地点和场景。“河梁”和“陇头”都是离别的地点,给人一种沉重的感觉。“分手路悠悠”则表达了分别后的孤独和路途的遥远。

“徂年惊若电,别日欲成秋。”诗人感慨时光飞逝,仿佛一瞬间就过去了,而离别的日子却让人感到仿佛已经过了一个漫长的秋天。这里用时间的流逝来对比离别的情感,更突出了离别的忧伤。

“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诗人用黄鹄比喻朋友的离去,飞向远方。而“青山去去愁”则表达了随着朋友的离去,诗人眼前的青山都仿佛在消逝,内心充满了离别的忧愁。

“不言云雨散,更似东西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愿接受离别的现实,不想说分别的话语,反而觉得像云雨一样随风散去更为合适。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必须分别,就像河水向东流淌一样无法回头。这里的“东西流”又暗示了别离的不可避免和人生的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富有深意,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和离别的忧伤。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魅力。

江总

江总(519~594)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出身高门,幼聪敏,有文才。年十八,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迁尚书殿中郎。所作诗篇深受梁武帝赏识,官至太常卿。张缵、王筠、刘之遴,乃一时高才学士,皆对江总雅相推重,与之为忘年友。侯景之乱后,避难会稽,流寓岭南,至陈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书侍郎。陈后主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江令”。任上“总当权宰,不持政务,但日与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国政日颓,纲纪不立”(《陈书·江总传》)。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灭陈,江总入隋为上开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