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 其二十六 东园

芳春閤外茂林中,池上新桥路(宜秋馆本作绿)径通。
谁种松篁藏古意,我栽桃李引春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其精髓和魅力:

这首诗名为《郴江百咏 其二十六 东园》,描述了春天东园的景色。

首句“芳春阁外茂林中”,描述了东园周围的环境。芳春阁外,林木茂盛,春意盎然,展现出东园的生机勃勃。

第二句“池上新桥路(宜秋馆本作绿)径通”,描绘了园中的景致。池上新桥,小径通幽,让人感受到园林的精致和优雅。这里的“新桥”和后面的“绿径”,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第三句“谁种松篁藏古意”,提出了一个问题:谁种下了这些松树和竹子,隐藏了古老的意境?这里的松篁(松树和竹子的总称)代表了坚韧和高洁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东园的历史底蕴。

最后一句“我栽桃李引春风”,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对东园的热爱和期望。桃李引春风,意味着诗人亲手栽种了桃树和李树,希望它们能够像春风一样,带来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质朴的语言,展现了东园的春天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对松篁和桃李的描绘,展现了东园的历史底蕴和生机。

希望这样的分析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阮阅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