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常年奔波在外的旅人,在秋天借宿临江驿站时的感慨。
前两句直接点出时间跨度:这些年南北往返已经两三年了,时光流逝让两鬓都斑白了。这里用"南来北去"和"年去年来"的重复句式,强化了漂泊无定的感觉。
中间四句是全诗精华。"举世尽从愁里老"说出了一个残酷真相:所有人都在忧愁中老去,但"谁人肯向死前闲"又犀利地指出,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人们还是拼命忙碌到死都不肯停下。接着用渔舟火影、驿路铃声两个生动的画面,描绘出寒夜中依然有人赶路的场景,暗示这种忙碌是普遍现象。
最后两句回到自身:想做的事还没做成,想回的家还不能回,只能听着猿鸣、鞭打着马继续赶路。"长关"这个词既指实际要穿越的关口,也暗喻人生漫长的征程。
整首诗用朴素的语言道出了现代人依然能共鸣的困境:明知生命有限,却停不下奔波的脚步;渴望安定,却被各种未完成的事推着继续前行。渔火、铃声、猿鸣这些声音与光影的细节,让这种人生感慨显得格外真实动人。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