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

结绿处燕石,卞和不必知。所以王佐才,未能忘茅茨。

罢官梁山外,穫稻楚水湄。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

天网忽摇顿,公才难弃遗。凤凰翔千仞,今始一鸣岐。

上马指国门,举鞭射书帷。预知大人赋,掩却归来词。

天子方在宥,朝廷张四维。料君能献可,努力副畴咨。

旧友满皇州,高冠飞翠蕤。相逢绛阙下,应道轩车迟。

高侯秉戎翰,策马观西夷。方从幕中事,参谋王者师。

贾生去洛阳,焜耀琳琅姿。芳名动北步,逸韵陵南皮。

肃肃举鸿毛,冷然顺风吹。波流有同异,由是限别离。

汉塞隔陇底,秦川连镐池。白云日夜满,道里安可思。

梦想浩盈积,物华愁变衰。因君附错刀,送远益凄其。

四海各横绝,九霄应易期。不知故巢燕,决起栖何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独孤及写给朋友陈兼的送别诗,同时提到了两位共同好友高适和贾至。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同时暗含对时局的感慨。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对陈兼的赞美与勉励 开篇用"结绿""卞和"两个典故(比喻人才需要伯乐赏识),夸赞陈兼是治国之才。说他从地方小官被提拔到朝廷,就像凤凰终于找到梧桐树一展才华("凤凰鸣岐"的典故)。鼓励他把握机会为国效力,用"献可"(提出好建议)来回报朝廷信任。

2. 对三位朋友的牵挂 诗中穿插着对三位友人的描写:陈兼即将赴任、高适在西部军中任职("观西夷"指戍边)、贾至在洛阳名声远播。用"白云日夜满"这样生活化的比喻,表达虽然大家分散各地,但思念如云朵般绵延不断。

3. 乱世中的文人情怀 最后部分透露时代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刚结束不久("天网摇顿"指战乱),朝廷急需人才("张四维"指重整纲常)。诗人用"故巢燕"自比,在欣慰朋友得遇明主的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漂泊的淡淡惆怅。

全诗亮点在于将典故化为日常比喻(如把朝廷招贤比作渔网捞到好鱼),把公文式的送别写得情真意切。特别是结尾"不知故巢燕,决起栖何枝",用小鸟找窝的意象,既祝福朋友高飞,又暗含自己不知归宿何处的复杂心绪,展现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文人的典型心态。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