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琅琊山寺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琅琊山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开篇说作者受命体恤百姓疾苦,一直没空游玩。这次终于有机会,随从的马队铃声在山涧回响,仪仗队的旗帜在高冈闪耀。这里用声音和色彩带出山行的画面感。
中间八句集中写景:寺庙石阶透着寒意,草木散发着清香。穿过山谷登上开满鲜花的山寺,石块垒成的房屋仿佛建在云端。山路随着山势蜿蜒,新涌的泉水从背阴的崖壁流下,高悬的藤蔓为池塘遮阴。这些描写用"青冥""绿缛""绿塘"等冷色调词语,营造出清幽的意境。
后四句转入抒情:在林中休息,喝口山泉倍感清凉。虽然自然美景能让人暂时忘却烦恼,但作者始终惦记着疲惫的百姓。最后回到官署,眼前只剩苍茫山色,暗示出官员身在官场、心系百姓的矛盾心理。
全诗亮点在于:写景时运用视听嗅触多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抒情时自然真挚,不刻意说教。通过这次出游,表达了作者既向往山水之乐,又不忘民生多艰的士大夫情怀。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