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尚之彦强来问病源所在随以数语答之及觉忘记其辞因成一诗遍寄昆山学诸生且因自警云尔
二子从容问病源,病源今日为渠论。
所难谢子除矜字,莫易温公戒妄言。
广大根基须与立,偏私情好不教存。
一朝大寐悠然醒,始悟留心在勿谖。
所难谢子除矜字,莫易温公戒妄言。
广大根基须与立,偏私情好不教存。
一朝大寐悠然醒,始悟留心在勿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梦中被人询问"病因",醒来后忘记梦中回答的内容,于是写成这首诗来告诫学生并自我警醒。全诗用简单的对话形式展开,核心思想是探讨"人生病根"这个哲学问题。
诗中"二子"指梦中来问的两个人,"病源"暗喻人性弱点。作者指出两大人生顽疾:一是"矜"(骄傲自满),二是"妄言"(胡说八道)。就像宋代司马光(温公)教导的要戒除信口开河,作者强调要克服自我膨胀的毛病。
后四句是开出的"药方":做人要打好"广大根基"(培养宽广胸怀),清除"偏私情好"(摒弃私心偏爱)。最后用"大梦初醒"的比喻,点醒世人要永远牢记这些道理("勿谖"就是不要忘记的意思)。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人生哲理转化为具象的"看病开方",用"师生问答"的亲切方式,把严肃的修身课题讲得生动易懂。就像一位智慧长者,用梦境的由头娓娓道来,既警示学生也提醒自己,展现出中国传统文人自我反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