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慈恩寺塔

窗户几层风,清凉碧落中。世人来往别,烟景古今同。
列岫横秦断,长河极塞空。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慈恩寺塔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沉思考。

前两句“窗户几层风,清凉碧落中”写的是登高时的感受:站在高高的塔上,从层层窗户中吹来的风格外清凉,仿佛来自碧蓝的天空。这里用“碧落”(天空)营造出一种高远空旷的意境。

中间四句是诗人远眺的景色和感慨。“世人来往别,烟景古今同”是点睛之笔:来来往往的人不断更替,但眼前的云雾山色却和古时候一样。这里通过人与景的对比,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

“列岫横秦断,长河极塞空”继续写远望之景:群山像屏风一样横亘在秦地,黄河一直延伸到边塞的尽头。这两句用开阔的视野展现了壮丽的自然画卷。

最后两句“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转入思乡之情:夕阳西下时,望着天边归来的大雁,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用“归鸿”这个意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感。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诗人站在高处,将眼前的壮阔景色与深沉的人生感悟自然融合。通过“人易逝而景长存”的对比,让人感受到在浩瀚时空面前,个体生命的渺小。而结尾的思乡之情,又给这种宏大叙事增添了一丝温暖的烟火气,让诗意更加丰满。

张乔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