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得吴中望书有感祖墓在嘉兴

阙下仙班梦未回,白头相望远登台。
马经芒部山烟过,雁带昆明瘴雨来。
万里论心天咫尺,百年怀土日徘徊。
离离高冢虹桥畔,犹是延陵王气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旅途中收到家乡来信,想起祖坟在嘉兴,内心百感交集。

首联"仙班梦未回"说自己虽然身在朝廷做官,但心还留在故乡;"白头登台"则暗示自己年事已高,却仍在外漂泊。这两句道出了所有游子的心声:人在他乡,心系故土。

颔联用生动的画面描写旅途艰辛:骑马穿过烟雾缭绕的芒部山,大雁带着南方潮湿的瘴雨飞来。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地理环境,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阴郁。

颈联是情感高潮:虽然相隔万里,但想到故乡就觉得近在咫尺;百年人生中,对故土的思念从未停止。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把游子思乡的煎熬写得淋漓尽致。

尾联将视线拉回祖坟:高耸的坟墓在虹桥边,依然能感受到先祖的荣光。最后用"延陵王气"这个典故,既表达了对祖先的敬仰,也暗含家族传承的自豪。

全诗通过空间距离(万里)与心理距离(咫尺)的对比,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对祖先的追思,以及岁月流逝的感慨,都浓缩在这56个字中。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走得再远也忘不了根"的深情,这种情感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