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译文及注释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年年岁岁:每年。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凉月:七月的异名。

明时谅(liàng)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

京洛(luò)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京洛: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后特化为“都城”的意思,又未必指洛阳一城。胡尘:胡地的尘沙。

注释

年年岁岁:每年。
凉月:七月的异名。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
京洛: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后特化为“都城”的意思,又未必指洛阳一城。
胡尘:胡地的尘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中秋月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感慨。以下是我的分析:

1.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诗人每年都期待着中秋节,但是每年都可能有云雾和雨水带来的困扰,让他感到有些失望和忧愁。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中秋节的期待和对天气变化的无奈。

2.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诗人描述了连续三晚的凉爽月色非常美丽,让他心生欢喜。但是他随即又感到自己的情感复杂,既有满足也有疲惫。这可能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即使在美好的时刻,也不能忘记生活的复杂性和挑战。

3.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诗人可能是在描述月亮的明亮和残缺。明亮的月亮就像是被银河洗涤过一样清澈明亮,而残缺的部分则像是需要用玉斧来修复。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愿意面对生活的缺陷并寻找解决办法。

4.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京洛指的是京城洛阳,胡尘可能指的是战争的烟尘或者混乱的状态。诗人可能是在感叹京城的不安宁和混乱状态让他感到困扰和不安。然后他问是否像浙江一样平静安宁。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担忧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月色美景,同时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他期待美好的事物,但同时也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扰。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复杂情感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