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梅花
愧师承。宣路虽不逮,而寿过之。结屋姑苏台之北,种花弄孙以自适,世念甚轻。今七十有四矣,耳目聪明,髭鬓未白。因其初度,赋醉梅花一首寿之
传得西林一派清。年华垂过欠官称。居无多地花常好,客有来时鹤自鸣。
分蕊馆,驻箳星。齐眉相对眼尤明。弄孙教子婆娑醉,岁岁疏梅入寿觥。
传得西林一派清。年华垂过欠官称。居无多地花常好,客有来时鹤自鸣。
分蕊馆,驻箳星。齐眉相对眼尤明。弄孙教子婆娑醉,岁岁疏梅入寿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就像一位老人坐在院子里,笑眯眯地给你讲他幸福的晚年生活。
上阕开头用"愧师承"三个字谦虚开场,说自己虽然没当过大官(宣路不逮),但活得比当官的还长寿。现在住在苏州台城北,每天种花带孙子,过得特别自在。七十四岁了耳朵不聋眼睛不花,连白头发都没几根——这简直就是现代人梦想的退休生活。
下阕更生动了:家里虽然不大(居无多地),但花开得特别好;客人来了,养的仙鹤会自动打招呼(鹤自鸣)。老两口住着小别墅(分蕊馆),眼睛还特别亮(眼尤明)。每天逗孙子玩、教孩子读书,高兴了就喝点小酒(婆娑醉)。每年过生日的时候,都要摘几枝梅花泡在寿酒里——这个"疏梅入寿觥"的细节特别温馨,就像现在老人过生日切蛋糕一样有仪式感。
全词最打动人的就是那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老人不炫耀子女多出息,不夸耀家财万贯,就说自己耳聪目明、儿孙绕膝,把平凡日子过出了神仙般的滋味。特别是"客有来时鹤自鸣"这句,让人仿佛看见他家养的通人性的仙鹤,这种生活情趣比现在朋友圈晒豪宅豪车高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