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萧瑟的图景,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传递出浓重的离愁别绪。

上片用三个"连"字开头的排比句,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全景:枯黄的野草连接着云彩,夕阳的余晖铺满天空,山峦间红叶连绵。西风无情地吹落树叶,溪水呜咽着流淌,这些自然景象都染上了哀愁的色彩。这里用衰草、晚照、红叶、西风等典型秋景,营造出苍凉氛围。

下片转入人事。燕子和大雁都飞走了,暗示着音信断绝。词人孤独地对着菊花发问:今年又能和谁一起赏菊呢?最后点明主题——这是给远方征人送寒衣的季节,也是最让人愁绪万千的时刻。寒衣寄托着牵挂,而征人未归更添思念之苦。

全词妙在将自然景物与人间情感完美融合:草衰、叶落、风急、雁去,这些既是实景,又暗喻着分离的凄凉;溪水呜咽像是为离别而泣,菊花无人共赏凸显孤独。最后寒衣的细节,把抽象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真切体会到思念之深。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