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

入门松径幽,树杪见钟楼。
客至犬迎吠,香消僧出游。
水花迎晚照,风叶引凉秋。
欲作居山计,吾盟在白鸥(以上宋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

这是描绘法华寺的一首诗。首先,我们从诗的整体结构来看,它按照诗人进入寺庙后所见的景象顺序,逐步展现给读者一幅美丽的寺庙画卷。

“入门松径幽”,诗人一进入寺庙,就看见了幽静的小路两旁栽种的松树,让人感到宁静祥和。

“树杪见钟楼”,诗人远远望去,在树梢间隐约可见钟楼的影子。这个景象让人有一种远离世俗,身处清幽之地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绘了寺庙的生活场景:“客至犬迎吠,香消僧出游”。当有客人来访时,寺庙里的狗会热情地迎接并吠叫,而寺庙中的和尚则在香火熄灭后出门游历。这样的场景描绘出了寺庙生活的宁静和和谐。

然后诗人转向寺庙外的自然景色:“水花迎晚照,风叶引凉秋”。寺庙外的水池中,水花映照着晚霞的光芒;风吹动着树叶,宣告着秋天的来临。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寺庙环境的优美,也展现了季节的变迁。

最后,“欲作居山计,吾盟在白鸥”。诗人想要长期居住在这座山之中,与白鸥为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法华寺的幽静环境、生活场景以及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读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