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冰如有美洲之行,赋此送之(民国十二年)
月色轻黄,花阴淡墨,寂寂春深庭户。
自下重帘,不放游丝飞去。
博今宵、絮语西窗,拚明日、销魂南浦。
最怜他、儿女灯前,依依也识别离苦。
苍茫烟水万里。
好把他乡风物,自温情绪。
柁尾低飞,空妒煞、闲鸥鹭。
当海上、朝日生时,是江东、暮云低处。
正愔愔梅子初黄,小楼听夜雨。
自下重帘,不放游丝飞去。
博今宵、絮语西窗,拚明日、销魂南浦。
最怜他、儿女灯前,依依也识别离苦。
苍茫烟水万里。
好把他乡风物,自温情绪。
柁尾低飞,空妒煞、闲鸥鹭。
当海上、朝日生时,是江东、暮云低处。
正愔愔梅子初黄,小楼听夜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好友去美洲时的复杂心情,用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离愁别绪。
上阕(前半部分)从夜晚的庭院写起:月光泛着淡黄色,花影像水墨画一样朦胧,春天的庭院静悄悄的。诗人放下层层帘子,连空中飘浮的柳絮都不让飞出去——这个细节特别生动,用"关住柳絮"来比喻想留住时光、留住友人。接着写他们彻夜长谈,明知明天就要在码头分别,最让人心疼的是孩子们在灯前依依不舍的样子,连小孩子都懂得离别的痛苦。
下阕(后半部分)想象友人远行的场景:茫茫大海上,希望友人能好好欣赏异国风光来排解愁绪。看到船尾的海鸥自由飞翔,反而会勾起对闲适生活的羡慕。当海上日出时,正是家乡黄昏云低的时刻——这句时空对照非常巧妙,把相隔万里的两地景象联系在一起。最后回到现实场景:梅子刚黄的小楼里,诗人独自听着夜雨,用"愔愔"(安静)这个叠词,把寂寞的心情写得含蓄又深刻。
全词就像用文字拍电影:先特写月夜话别的室内场景,再拉远镜头到浩瀚海洋,最后又回到江南雨夜。通过时空切换、景物对比,把"舍不得你走,又不得不送你走"的矛盾心情,写得既优美又感人。特别是用孩子们的不舍、海鸥的悠闲、两地的日夜对照这些具体画面,让抽象的离愁变得可见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