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 金陵怀古,用清真原韵
歌舞地。
秦淮旧曲曾记。
烧残玉树阵云红,春愁暗起。
一弯眉月柳边楼,凤箫声远天际。
画栏悄,谁共倚。
筝船载梦犹系。
银屏金屋几千家,都成战垒。
断魂桃叶久飘零,相思惟见烟水。
艳晨选醉锦绣市。
望江南、芳草千里。
酒醒不知何世。
只斜阳、惨碧无言,相对惯阅兴亡,荒城里。
秦淮旧曲曾记。
烧残玉树阵云红,春愁暗起。
一弯眉月柳边楼,凤箫声远天际。
画栏悄,谁共倚。
筝船载梦犹系。
银屏金屋几千家,都成战垒。
断魂桃叶久飘零,相思惟见烟水。
艳晨选醉锦绣市。
望江南、芳草千里。
酒醒不知何世。
只斜阳、惨碧无言,相对惯阅兴亡,荒城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南京(金陵)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的手法,展现了繁华褪尽后的苍凉。全词像一部蒙太奇电影,用几个典型画面串联起历史兴衰。
上片开篇用"歌舞地"三字瞬间带我们回到秦淮河畔的纸醉金迷。"烧残玉树"暗用典故,把南朝陈后主亡国的烽火与眼前暮色中的晚霞重叠,春愁里藏着历史的隐痛。柳梢新月、远处箫声的描写,让热闹过后的冷清更具冲击力。
下片镜头转向现实:精美雕栏无人倚靠,画舫上只剩残梦。曾经的豪宅区变成军事堡垒,用"银屏金屋"与"战垒"的强烈反差,凸显和平与战争的转换。借用桃叶渡的传说,将个人相思升华为对整座城的眷恋。
结尾最妙,写醉眼望见千里芳草,酒醒却不知身在何年何代。斜阳如沉默的见证者,与荒城相对无言。这里没有直接说教,但通过"惨碧"的颜色、"无言"的状态,让六朝兴亡的沉重感自然渗透。全词就像用文字搭建的废墟博物馆,每个意象都是历史的碎片,拼凑出永恒的沧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