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八首 其五 和忍寒用阳春韵(甲戌至戊寅(一九三四至一九三八))
糁径杨花知几许,解道飘零,莫向天涯去。
枝上流莺轻弄语,好春都被东风误。
行尽长堤愁万缕,戍鼓荒烟,难问青溪路。
回首斜阳肠断处,凤城芳序依然否。
枝上流莺轻弄语,好春都被东风误。
行尽长堤愁万缕,戍鼓荒烟,难问青溪路。
回首斜阳肠断处,凤城芳序依然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愁绪的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迷茫。
上阕以飘飞的杨花开篇,杨花纷纷扬扬洒满小路,象征着人生的漂泊无定。作者劝告杨花"别往天涯去",暗含对漂泊命运的无奈。枝头黄莺的啼叫本该带来春的喜悦,却被东风吹散,暗示美好事物总被外力破坏的遗憾。
下阕转入更深的愁思。漫步长堤,戍鼓声与荒烟交织,连问路都找不到方向,这些意象共同构成战乱年代的萧索氛围。回望夕阳下的城池,作者发出痛心一问:这座曾经繁华的都城,往日的美丽景象是否还在?这一问既是对往昔的怀念,也是对现实衰败的哀叹。
全词以春天为背景,却处处流露忧伤。作者用杨花、流莺、东风等柔美意象,反衬出战乱时代人们流离失所的悲凉,最后对故都的牵挂更深化了家国情怀。这种将个人愁绪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写法,让读者感受到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