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 午日和韵

端阳重遇,可应是、辗转天高难越。
炫日葵榴疑是泪,触景偏增呜咽。
三载离乡,两经兵火,辜负芳时节。
五丝续命,寸肠应被千结。
休问鼓吹谁家,龙标何处,风鹤成惊怯。
魂梦飞扬傍人须,讶道鬓斑形劣。
渔父忘言,汨罗留恨,醉醒凭人说。
伶仃儿女,有谁为我疼热(以上《林下词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韵味的诗词,主要围绕端午节的氛围和作者的情感展开。

首先,从标题《大江东去 午日和韵》可以看出,作者在这个特殊的端午节时刻,有感而发,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词开始,“端阳重遇”,端午节再次来临,引发了作者的情感波动。“可应是、辗转天高难越”,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感慨人生的艰难,面对高高的天空,人生道路艰难,难以跨越。

接着,“炫日葵榴疑是泪”,作者用象征手法,描述太阳灿烂如葵,但疑似含泪,似乎在暗示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痛苦。“触景偏增呜咽”,看到眼前的景象,更加增强了悲伤的情绪,令人忍不住哭泣。

然后,“三载离乡,两经兵火”,表达出作者已经三年离开家乡,两次经历战争的洗礼。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时刻,让作者更加思念家乡,感到孤独和无助。“辜负芳时节”则表达了作者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美好的时光,辜负了端午节这个美好的节日。

“五丝续命,寸肠应被千结”,这里的“五丝”可能指的是端午节的五彩细绳,代表续命之意。作者用“寸肠应被千结”来形容自己内心的纠结和痛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句子,“休问鼓吹谁家,龙标何处”,表达了作者不再过问世俗的纷扰,不再关注自己的地位或荣誉。“风鹤成惊怯”可能是在描述战争的恐怖和危险,使人心生恐惧。

然后,“魂梦飞扬傍人须”可能是说作者在梦中飞翔,醒来后却感到孤独和失落。“讶道鬓斑形劣”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衰老和疲惫感到惊讶和无奈。

最后,“渔父忘言,汨罗留恨”,这里的“渔父”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汨罗”则是端午节的传统故事中的地点。作者感慨自己的沉默和内心的遗憾。最后的“醉醒凭人说”表达了作者无法自己说出的情感,只能通过别人的话语来表达。

整首诗词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孤独、思念和遗憾等复杂情感。诗词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