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 白石韵。五月二日作

杜鹃烈色,照露中绛影,沉箫寒笛。
几费折回,可可娇颜不堪摘。
回首香风带软,长似我、纡情柔笔。
只剩与、黯阁蛙声,惊梦卧凉席。
江国,渐寂寂。
又冷透小棂,细雨初积。
似同我泣。
环堵萧然自空忆。
音信将年不见,都忘却、莺黄溪碧?
但寄语、帷枕静,倩谁听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述了一种情感上的哀愁与怀念,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接下来,我试着用通俗的语言为你解析这首词的精髓和魅力。

背景与情感

这首词作于五月二日,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从一开始,词人就通过杜鹃的颜色、露水和声音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画面。杜鹃的红色花朵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格外鲜艳,而寒凉的箫声和笛声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悲伤的情绪。杜鹃花的美丽与娇艳,却因为词人的情感而变得难以承受,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回忆与现实

词中的“回首香风带软”与“长似我纡情柔笔”重复出现,仿佛是在强调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当前情感状态的反思。香风和柔笔都是美好的象征,但随着回忆的深入,这些美好仿佛变成了词人情感上的负担,使得他在现实中的处境更加孤独和痛苦。

自然与情感的对比

接下来,词人提到江国的寂静,细雨的冷透,这些都是自然界的景象,它们如同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雨滴落在窗户上的声音,仿佛是某种哀伤的回响,让人感到更加凄凉。这些景象与词人内心的孤独、思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词人内心的焦虑和孤寂。

对未来的期待与失望

词的最后提到“音信将年不见,都忘却、莺黄溪碧”,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失落感,以及对未来交流与联系的渴望。然而,这句又暗示了期待的渺茫,因为即使有美好的回忆,也无法改变现实的孤独和寂寥。

总结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思念与失落。杜鹃花的美丽与现实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哀愁。词中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交流的期待,都显得十分真实而动人,让人在读这首词时也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