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诗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
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夜晚,用简单的自然景物传递出深深的孤独和忧伤。

前两句"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像两个电影镜头:白云慢慢从山顶消散,清风也在松树下停息。这两个画面既交代了时间(傍晚到入夜),也营造出万物归于寂静的氛围,暗示着某种结束。

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写景转向抒情。"欲识离人悲"像是诗人对读者的悄悄话:想知道离别的痛苦有多深吗?最后用"孤台见明月"这个画面作答——独自站在高台上,只有冰冷的月亮相伴。这个意象既具体又含蓄,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本就常代表思念,而"孤台"更强化了形单影只的感觉。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情感(离愁)转化为可感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说"我很伤心",而是让消散的云、停息的风、孤独的月和空荡的高台替自己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让离别的哀愁显得更加深沉动人。就像我们现代人拍照发朋友圈表达心情一样,诗人是用山水景物当"表情包",传递难以言说的感伤。

张融

(444—497)南朝齐吴郡吴人,字思光。张畅子。弱冠知名。初为宋新安王行参军,出为封溪令。路经嶂崄,土人执而将杀食之,神色不动,土人异而释之。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赋》。入齐累官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善言谈,长草书,举止怪诞。有文集《玉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