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大酺歌四首 其一

明君封禅日重光,天子垂衣历数长。
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太平盛世景象。

第一句"明君封禅日重光"说的是贤明的君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时,太阳显得格外明亮。封禅是古代帝王祭天地的盛大仪式,这里用来象征国家繁荣昌盛。

第二句"天子垂衣历数长"讲的是皇帝穿着宽大的衣服(表示不劳碌),统治时间很长。这是在赞美皇帝治国有方,国家长治久安。

第三句"九州四海常无事"直接描绘了天下太平的景象,全国各地都没有战乱和灾祸。"九州四海"代表整个国家。

最后一句"万岁千秋乐未央"表达了希望这样的好日子永远持续下去的美好愿望。"未央"就是没有尽头的意思。

整首诗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理想国画面。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重光"、"长"、"常"、"未央"这些字眼,把太平盛世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跨越时空的永恒主题。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