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寄远词二首》描绘了闺中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日常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情感的细腻与哀愁。
首句“暮堂解罗衣,未洗别时泪”,女子在傍晚的房间里解下罗衣,泪水尚未擦拭干净。这里的罗衣象征着女子的柔美与思念之情,泪水则表达了她因离别而感到的悲伤和不舍。这句通过简单的动作展现了一个无法控制的内心情感。
接着,“燕子雨中归,春寒门已闭”,燕子在春雨中归来,女子却因春寒而将门紧闭。这里以燕子的归巢反衬女子的孤独与无奈。燕子象征着家的温暖和重逢的希望,而门紧闭则暗示女子不愿接受重逢的希望,表达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深深的寂寞。
“边城想如此,草色入湖地”,女子想那遥远的边城也应该是这样的情景,草地与湖水连成一片。这句通过想象中的边城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女子对远方的思念。边城的孤独和辽阔,象征着她对远方之人的无尽思念。
最后一句“花前教小郎,已解识侯字”,在花前教年幼的小儿识字,甚至那小儿都已经识得“侯”字。这里的“侯”字可能代指远方的那个“他”。这句通过教一个小儿识字的情景,表达了女子的战战兢兢和忧郁,她在教孩子识字时,脑海中可能充满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与期盼。
整首诗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一位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与哀愁,情感细腻,富有韵味。
徐宝之
徐宝之,字鼎夫,号西麓,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预解试(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一)。今录诗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