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诗
昔在禹馀天,还依太上家。忝以掌仙录,去来乘烟霞。
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暂下宛利城,渺然思金华。自此非久住,云上登香车。
适向人间世,时复济苍生。度人初行满,辅国亦功成。
但念清微乐,谁忻下界荣。门人好住此,翛然云上征。
退仙时此地,去俗久为荣。今日登云天,归真游上清。
泥丸空示世,腾举不为名。为报学仙者,知余朝玉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从天上到人间再返回天界的经历,表达了对修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仙人下凡(前八句): 诗人原本在天界生活("禹馀天""太上家"),掌管着仙人的名册。他乘着云霞来到人间,在宛利城短暂停留时,开始想念天上的金华仙境。这里用"乘烟霞""登香车"等意象,营造出飘渺的仙境氛围。
2. 济世经历(中间八句): 仙人在人间做了两件事:帮助百姓("济苍生")和辅佐国家("辅国功成")。但他心里始终更向往清净的修仙生活("清微乐"),看不上人间的荣华富贵。临走时嘱咐弟子们好好修行,自己则要重返天界。
3. 得道升天(最后八句): 诗人最终修成正果,飞升回到上清仙境。他强调自己修仙不是为了名声("腾举不为名"),最后两句像是给所有修仙者的寄语:要知道我这是去朝拜真正的仙界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第一人称让读者代入仙人视角,体验"上天入地"的神奇经历 - 对比手法突出:天界的自在 vs 人间的束缚,修行之乐 vs 世俗之荣 - 语言富有画面感:"乘烟霞""云上征"等词句让人仿佛看到腾云驾雾的场景 - 传递了超脱世俗的人生观,强调追求精神境界而非功名利禄
本质上这是首表达修仙理想的诗,通过仙人的自述,劝人看淡红尘、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虽然写的是神话故事,但反映的正是古人对于超越现实、追求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