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操

泠泠。
清音。
鸣琴。
乃非琴。
愔愔。
空山月明萝之阴。
忽闻锵佩璆琳。
俄又瘖。
蕙带与兰襟。
我所思兮如有临。
乱松动晓,其上幽禽。
乱松静晚,无复哀猿怨砧。
彼拂云之崎崟。
与逝波之渊深。
修柯千万寻。
风烟周其岑。
凄感动微吟。
庶几千载知此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幽静空灵的山林场景,通过声音和意象的层层递进,传递出诗人深沉的情感。

上片以琴声开篇,但诗人强调这"非琴"声,而是大自然的天籁——月光下的藤萝阴影中,忽然传来玉佩碰撞的清脆声响,又很快归于寂静。这种若有若无的声音,让诗人联想到高洁的君子(蕙带兰襟),仿佛他们即将现身。这里用声音制造悬念,把自然声响人格化。

中片转入具体景物描写:清晨松枝摇动,栖息着安静的鸟儿;傍晚松林寂静,不再有猿猴的哀鸣和捣衣的砧声。通过昼夜对比,突出山林的静谧。接着用"拂云的高山"和"深不见底的流水"两个壮阔意象,配合"千万寻"的参天大树,展现大自然的雄伟永恒。

下片回到人的感受:风烟环绕山峦,诗人被这景象触动而轻声吟咏。最后点明主旨:希望千年之后的人们,能通过这首词理解自己此刻的心境。这里既有对知音的渴望,也流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感。

全词最妙处在于: 1. 用声音串联全篇,从琴声、玉佩声到自然声响,最后归于诗人的低吟 2. 动静结合的手法,让山林既有生机又显幽寂 3. 结尾的"知此心"留下开放式思考,让读者揣摩诗人究竟想表达什么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