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金井 其二 立秋

湿云成片,暑将收、熠耀树间光小。屋角斜阳,早西风吹到。

帘栊静悄。香乍送、玉簪开了。几处菌衣,一庭急雨,炎蒸如扫。

流年暗中又耗。看桃笙欲滑,纱幔轻揭,秋入雕栏,更榴残荷老。

鸳鸯睡好。怕听得、晓鸡频报。枕畔凉侵,阶前露重,檐啼娇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夏末秋初的细腻转变,通过日常景物的变化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淡淡愁绪。

上片用"湿云""小闪光"等意象展现闷热将退的初秋午后——云层低垂,树间蝉鸣微弱,西风突然穿过屋角,带来第一丝凉意。作者捕捉到玉簪花开、急雨扫尽暑气的瞬间,连雨后菌菇生长的细节都充满生活气息。

下片转入室内生活场景:竹席微凉,纱帐轻掀,栏杆边的石榴凋谢、荷叶枯黄,都是秋天到来的信号。鸳鸯安睡与怕听鸡鸣的对比,暗示主人公对时光飞逝的无奈。结尾"枕凉""阶前露重"的触觉描写,配合清晨鸟啼的听觉,让读者仿佛亲身感受到那份微凉的秋晨。

全词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户外到室内,从视觉到嗅觉触觉,将季节转换的微妙感受层层展开。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对自然万物细致入微的观察,让读者体会到"流年暗中又耗"的怅惘,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细腻情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