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二首

家住义兴东舍溪,溪边莎草雨无泥。
上人一向心入定,春鸟年年空自啼。
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
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两个部分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作者对人生的感悟。

第一部分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僧人住在义兴东边的小溪旁,雨后溪边的莎草干净清爽。僧人常年保持禅定状态,对春天鸟儿的啼叫充耳不闻。这里用"空自啼"三个字特别巧妙,既写鸟儿徒劳地鸣叫,又暗指僧人内心已超脱外界的干扰。

第二部分转向对人生的思考:世上出头露面的都是年轻人,哪有地方能包容年老多病的人呢?诗人进一步说,世俗的荣耀就像花开花落一样短暂,世间万事万物本质上都是虚幻的。这里"浮荣"指表面的荣耀,"生灭"是佛教用语,指事物的无常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比僧人禅定的生活和世俗的浮华,表达了看破红尘、追求心灵宁静的思想。前四句用具体画面展现僧人的修行生活,后四句则直接道出人生感悟,由景入情,由表及里,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真谛。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