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摐金寒野霁,步玉晓山幽。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百工徵往梦,七圣扈来游。
斗柄乘时转,台阶捧日留。
树重岩籁合,泉迸水光浮。
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
恩如犯星夜,欢拟济河秋。
不学尧年隐,空令傲许由。
帝幄期松子,臣庐访葛侯。
百工徵往梦,七圣扈来游。
斗柄乘时转,台阶捧日留。
树重岩籁合,泉迸水光浮。
石径喧朝履,璜溪拥钓舟。
恩如犯星夜,欢拟济河秋。
不学尧年隐,空令傲许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带领群臣游览韦嗣立山庄的盛况,充满了对皇权的歌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篇用"寒野霁"和"晓山幽"描绘清晨山野的清新幽静,暗示这是一次高规格的皇家出游。"帝幄"和"臣庐"两句,通过皇帝寻找松子、大臣拜访隐士的典故,展现君臣和谐的画面。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了游览场景:百官追随圣驾,犹如北斗星随季节运转般有序;山林间树影婆娑、泉水闪烁;石径上朝臣的脚步声与溪边垂钓的宁静形成对比。这些意象既展现了皇家气派,又透露出山水之乐。
最后四句意味深长:皇恩如星光般普照,欢乐似秋水般绵长。但诗人笔锋一转,说这次出游并非真要效仿尧帝隐居,只是暂时体验隐士生活,实际上还是在为朝廷效力。这种矛盾心理反映了古代文人既向往山林、又难舍仕途的普遍心态。
全诗在歌颂皇恩的同时,巧妙融入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展现了唐代官员在仕隐之间的微妙平衡。华丽的辞藻下,藏着每个读书人都能共鸣的仕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