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试院呈诸公

粉袍切勿笑冬烘,且踏烧残鼠尾踪。
总是炎蒸同造榜,不妨衣钵继登庸。
云移白帝鹏霄近,月入清秋桂子浓。
愿得词锋倚天剑,借君雷雨化蛟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在夔州(今重庆一带)参加科举考试时写给同场考生的作品,既表达了应试的紧张心情,也展现了文人间的惺惺相惜和远大抱负。

前四句用幽默自嘲的方式描写考场环境:首句"别笑我穿旧棉袍像乡下人",用"冬烘"自比寒酸打扮;第二句"踩着烧焦的鼠尾痕迹进考场"生动再现简陋的考试环境;三四句说"虽然天气炎热大家同场考试,但传承学问的志向不变","衣钵登庸"暗指希望通过科举实现理想。

后四句转向豪迈抒情:五六句"白云飘过白帝城仿佛大鹏冲天,秋月映照下桂花香格外浓郁",用壮阔的自然景象暗示对功名的向往;最后两句最精彩——"愿我们的文笔像倚天长剑,借着考场如雷雨般的机会,化作腾飞的蛟龙",将科举考场比作化龙池,把文章比作利器,展现了寒门学子渴望通过才华改变命运的激昂斗志。

全诗妙在既有接地气的考场细节(鼠尾痕、旧棉袍),又有浪漫的想象(化蛟龙、鹏霄近),把一场普通的考试写出了英雄出征般的豪情,让人看到古代读书人苦中作乐的智慧和逆境求生的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