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天

梦魂飞过屏山曲。见依旧、如花似玉。天寒翠袖依修竹。两点春山斗绿。
披衣起、闲愁万斛。正月淡、梅花照屋。重温绣被薰清馥。不管明烧画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寒夜中的相思与闲愁,画面感极强,情感细腻动人。

上片写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朦胧美。女子梦中穿越屏风,仿佛又见到心上人"如花似玉"的容颜。"天寒翠袖依修竹"用修竹的挺拔反衬女子的孤寂,而"两点春山斗绿"(指眉头紧蹙)这个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愁绪。

下片从梦境回到现实。"闲愁万斛"(万斛形容愁绪之重)直接点明心境,月光下的梅花、绣被的香气,这些美好景物反而加深了她的孤独。最后"不管明烧画烛"的决绝姿态,暗示她宁愿沉浸在回忆中,也不愿面对现实的孤灯。

全词妙在: 1. 用"屏山""修竹""梅花"等意象构建出清雅的意境 2. "两点春山"这样新颖的比喻让人眼前一亮 3. 从梦境到现实的情感过渡自然流畅 4. 结尾的"不管"二字,把女子执着的相思写得既任性又动人

就像看一部唯美的爱情电影,通过特写镜头(蹙眉)、环境烘托(月下梅影)、细节描写(绣被香气),把说不尽的相思都化在了这些画面里。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