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黄河沿
足蹴黄河岸,首顶黄河天。
黄风拂怀袖,飘飘直欲仙。
水奔来天上,帆移去日边。
心与水同远,目共帆俱悬。
朝随奔水流,昼至锡山巅。
午逐片帆去,暮泊太湖湄。
入门视诸儿,笑靥益丰妍。
嘈嘈竟问询,依依左右牵。
升堂拜老父,矍铄一如前。
喜极忘所以,转作啼涟涟。
长幼错杂坐,交口庆团圆。
为言水土服,为言主人贤。
风沙虽云恶,兴居殊晏然。
闻言轻相视,一室尽欢颜。
方期得小聚,讵意空缠绵。
骇浪扑我面,惊涛击我肩。
不见家与人,独立黄河沿。
黄风拂怀袖,飘飘直欲仙。
水奔来天上,帆移去日边。
心与水同远,目共帆俱悬。
朝随奔水流,昼至锡山巅。
午逐片帆去,暮泊太湖湄。
入门视诸儿,笑靥益丰妍。
嘈嘈竟问询,依依左右牵。
升堂拜老父,矍铄一如前。
喜极忘所以,转作啼涟涟。
长幼错杂坐,交口庆团圆。
为言水土服,为言主人贤。
风沙虽云恶,兴居殊晏然。
闻言轻相视,一室尽欢颜。
方期得小聚,讵意空缠绵。
骇浪扑我面,惊涛击我肩。
不见家与人,独立黄河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归家又突然梦醒的复杂情感,用黄河的壮阔与家庭的温馨形成强烈对比,读起来既豪迈又感人。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黄河豪情(前8句):诗人站在黄河边,头顶蓝天,黄风拂袖,感觉自己快要乘风飞起。他看到黄河水像从天上奔流而下,船帆仿佛驶向太阳。此刻他的心跟着河水远去,眼睛紧盯着船帆,整个人都融入了这壮阔景象。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水从天上来、帆去日边)展现黄河的磅礴气势。
2. 归家喜悦(中间12句):诗人突然"穿越"回家——早晨跟着河水跑,中午就到锡山;下午追着船帆,傍晚已到太湖。进家门看到孩子们笑脸更圆润,叽叽喳喳围着他;拜见老父亲,发现老人精神矍铄。他高兴得哭出来,全家团圆时七嘴八舌说他"适应了外地""遇到好主人",虽然风沙大但过得安稳。这段用"笑靥丰妍""矍铄如前"等细节描写,让温馨的家庭场景跃然纸上。
3. 梦醒失落(最后4句):正在全家欢聚时,突然惊涛骇浪打来,眼前家人全部消失,才发现自己仍独自站在黄河边。这个急转直下的结尾,像电影镜头突然切换,把之前的温馨全部击碎,凸显现实与幻想的巨大落差。
艺术特色: - 用黄河的"动"(奔、移、扑、击)对比家庭的"静"(坐、笑、言),一动一静间展现游子矛盾心理 - "飘飘直欲仙"到"转作啼涟涟"的情绪大起大落,增强感染力 - 最后4句像突然踩刹车,让读者和诗人一起体验从云端跌落的失落感
深层情感: 表面写思乡,实则揭示人生常态:我们常常在奋斗(黄河)与温情(家庭)间挣扎,即使短暂幻想团圆,最终仍要独自面对生活的惊涛骇浪。这种梦想与现实的碰撞,正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