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山间寺庙,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美景与内心宁静的向往。下面我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含义和意境。
1. 列壑攒峰发兴新,落花飞絮舞馀春: 第一句描绘了山间特有的景色,山谷中的山峰汇聚成一片,春末夏初,落花和飘絮在空中飞舞。这里“发兴”表达了诗人见到美景时心中涌动的欣喜之情。
2. 虚堂坐视三千界,冠者相从五六人: 第二句描写的是诗人坐在山寺中静心观察,视野仿佛能包容整个世界(三千界是一个夸张的说法,表示广阔无垠)。同时,五六位穿着官服(冠者)的朋友一起参与其中。这反映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度美好时光。
3. 涧草软宜承屐齿,溪泉清可濯缨尘: 第三句描绘的是山涧中柔软的草皮和清澈的溪水。这里用“承屐齿”来形容草的柔软,“濯缨尘”则是说溪水干净得可以用来清洗官员的帽子(缨),暗示了溪水的清澈和美好。
4. 静听山鸟松风里,始悟人间乐未真: 最后一句是诗人感慨之声。在山中静听鸟鸣和松风,他开始认识到,世间之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原来真正的快乐来自于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美好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一种超然态度。
高宪
金辽东人,字仲常。工诗善画。章宗泰和三年进士。官博州防御判官。辽阳城破,殁于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