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充满禅意的山景图,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
前两句"罗汉山攒翠作堆,半空天柱拥如来"用夸张的手法写山势:罗汉峰像堆积的翡翠一样苍翠欲滴,高耸入云的山峰像擎天柱般托着佛像。这里把静态的山写得很有动感,"攒"字让群山仿佛在主动聚集,"拥"字让山峰像虔诚的信徒在护法。
后两句"九霄人立青云上,笑指昙花玉树开"转换视角:站在云端的人(可能是诗人或修行者)俯视人间,笑着指点盛开的昙花和玉树。这里用"九霄"、"青云"突出山势之高,而"笑指"这个动作特别传神,既表现了超然物外的洒脱,又暗含禅机——昙花一现的美丽和玉树的永恒形成对比,暗示修行者对生命真谛的领悟。
全诗最妙的是将自然景观与佛教意象完美融合。罗汉山、如来、昙花都是佛教元素,但诗人没有直接说理,而是通过"翠作堆"、"青云上"等鲜活的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其中"立足高处看淡尘世"的禅意。特别是结尾的"笑"字,举重若轻地传递出悟道后的豁达心境。
契玉立
高昌人,居契辇河上,因以契为氏,字世玉。仁宗延祐五年进士,授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顺帝至正中,为泉州路达鲁花赤。考求图志,搜访旧闻,成《清源续志》二十卷。官至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使。工诗。有《世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