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邻人有怀不至诗

影逐斜月来,香随远风入。
言是定知非,欲笑翻成泣(○玉台新咏十。《诗纪》七十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等待邻居却始终未至的微妙心理场景,充满细腻的情感变化。

前两句"影逐斜月来,香随远风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营造氛围:月光将人影拉长,仿佛人影追着月亮而来;风中飘来若有若无的香气。这两个细节暗示主人公一直在留意门外的动静,把寻常的月光和风声都当成了邻居到来的征兆,展现出等待时的敏感与期待。

后两句"言是定知非,欲笑翻成泣"刻画了心理落差:每次听到声响都确信是邻居来了(言是定知),结果发现不是(非);原本准备迎接的笑容(欲笑),最终变成失望的泪水(成泣)。这种从期盼到失落的瞬间转换,生动展现了等待过程中反复经历的希望与失望。

全诗妙在通过四个连续的动作(逐、随、笑、泣),像镜头般捕捉了等待时神经质般的敏感状态。不需要直接写"等待"二字,仅用月影、风声、表情变化就道尽了等人不来的焦灼与孤独,让每个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