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大德始无颇,中智是所是。居然已不一,况乃务相诡。
小道致泥难,巧言因萋毁。穰侯或见迟,苏生得阴揣。
轻既长沙傅,重亦边郡徙。势倾不幸然,迹在胡宁尔。
沧溟所为大,江汉日来委。沣水虽复清,鱼鳖岂游此。
贤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若人不世生,悠悠多如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性的洞察。接下来,我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前半部分“大德始无颇,中智是所是”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和智慧的理解。他认为大德之人行为始终如一,没有偏颇;而拥有中等智慧的人则能够明辨是非。接着,“居然已不一,况乃务相诡”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和变化,人们往往表里不一,甚至行为相反。

然后,“小道致泥难,巧言因萋毁”描绘了那些追求小道消息和巧言令色的人所遇到的困境和挫折。这些人常常因为过于注重表面功夫而陷入困境,甚至受到诋毁。接下来,“穰侯或见迟,苏生得阴揣”则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他可能在评论某些历史人物时表现出迟疑的态度,同时也发现了某些人物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诗的后半部分,“轻既长沙傅,重亦边郡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起伏的理解。人生中的轻视和重视往往不可预测,有时候身居高位的人也会遭遇贬谪或者流放。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权势和命运的理解。“势倾不幸然,迹在胡宁尔”表达了虽然有权势的人可能会一时得意,但最终命运如何还是难以预测。“沧溟所为大,江汉日来委”则表达了世事变迁的宏大与无常,就像江河日夜的流淌一样。

最后,“沣水虽复清,鱼鳖岂游此”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即使环境看似清澈,但并不代表其中的生物都能适应生存。最后两句“贤哉有小白,仇中有管氏”则提到了历史上的贤人和仇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的理解。若人们不能在同一时代相聚,那么像这样的贤人和仇人就会像茫茫人海中众多的一员一样存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智慧、人生起伏、权势、命运、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感慨。同时,通过对历史和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