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山十咏 其四 龙泓洞

矫矫渊下龙,潜神在灵府。
云卧虽有时,泥沙可长处。
阴崖寒气腥,峭壁烟⑴痕古。
何当救旱暵,奋起为霖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尝试用通俗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一个叫做龙泓洞的地点,里面潜藏着一条矫健的龙。诗人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出龙的神秘和力量。

首先,诗人说:“矫矫渊下龙,潜神在灵府。”这里用“矫矫”形容龙的健壮和活力,“渊下”则指出龙在水深之处。灵府可以理解为龙栖息的神秘之地。整体上,这两句诗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氛围的场景,龙在深水中隐藏着它的精神和力量。

接下来,“云卧虽有时,泥沙可长处。”这两句可以理解为:龙有时在云端飞翔,但更多的时候它在泥沙中休息。这里展示了龙的两种状态,既有飞翔时的自由,也有在泥沙中休息时的平静。

然后,“阴崖寒气腥,峭壁烟痕古。”这两句诗描述了龙所处的环境。阴崖是冰冷的地方,峭壁上的烟痕显示了古老的历史。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龙所在的地方是古老而又神秘的。

最后,“何当救旱暵,奋起为霖雨。”这里的“旱暵”指的是干旱的天气,“霖雨”则是长时间的降雨。诗人希望这条龙能在干旱的时候,振作起来,带来丰沛的雨水。这里不仅展示了龙的神奇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龙的期待和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又充满力量的龙的世界。它让读者感受到龙的活力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龙的赞美和期待。

梅询

(964—1041)宋宣州宣城人,字昌言。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真宗时为三司户部判官,屡上书论西北兵事。坐断田讼失实,降通判杭州。迁两浙转运副使,判三司开拆司。坐议天书,出知濠州。后历知数州,累官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知审官院。以足疾出知许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