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

几回闻雁忆连然,天末遥将锦字传。
万里飘流羁远客,十年迢递阻回船。
浮云目断苍山外,落月魂消洱海边。
何日刀擐逐初约,免教暗卜掷金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寄远》表达的是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以及漂泊在外的孤独和渴望团聚的心情。

首联“几回闻雁忆连然,天末遥将锦字传”写诗人多次听到雁鸣,想起远方的亲友(“连然”可能指亲友所在的地方),希望鸿雁能替自己传递书信(“锦字”指书信)。这里用“雁”和“锦字”两个意象,既点明季节(秋天),又暗含思念之情。

颔联“万里飘流羁远客,十年迢递阻回船”直接抒发漂泊之苦:诗人远离家乡万里,像被束缚的旅人(“羁远客”),十年漫长岁月过去,却始终无法踏上归途(“阻回船”用船无法返航比喻归家无望)。

颈联“浮云目断苍山外,落月魂消洱海边”通过景物进一步烘托孤独:诗人极目远望,视线却被浮云和苍山阻断;夜深人静时,望着洱海边的落月,更觉心神俱伤。“目断”“魂消”两个词强烈表现出思念的煎熬。

尾联“何日刀擐逐初约,免教暗卜掷金钱”是全诗情感的爆发:诗人渴望有一天能佩刀赴约(“刀擐”可能暗指建功立业后归来),实现当初的承诺,结束这种用金钱占卜归期的煎熬日子。最后一句尤其生动,古人用抛掷金钱占卜吉凶,而诗人长期占卜归期却屡屡失望,足见其焦灼。

全诗以“思念—漂泊—阻隔—期盼”为脉络,用雁、浮云、苍山、落月等意象营造苍茫意境,最后落脚到对团聚的渴望。语言看似平实,但“羁”“断”“消”“掷”等字眼精准传递出情绪,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与执着。

熊湄

字碧沧,江南长洲人。许烂石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