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子诗六首 其五

山中高且寒,人罕来登陟。
松摇雪珊珊,萝罥烟幂幂。
岩花春不开,潭冰夏方释。
住此夫何为,心源湛而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这首诗名为《拟寒山子诗六首 其五》,主要描述了山中幽静寒冷的景象以及居住在此的心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欣赏这首诗:

1. 地点和氛围:诗歌开篇就点明了地点——山中,并且强调了这里的氛围是高且寒的。由于人迹罕至,这里显得格外寂静,这是诗人用“人罕来登陟”来表达的。这样的环境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安详的感觉。

2. 自然景象:诗人接着描述了山中的自然景象。“松摇雪珊珊”描绘了松树在寒风中摇曳,雪花飘落的情景;“萝罥烟幂幂”则可能是在描述藤蔓缠绕,烟雾弥漫的景象。这些描述都充满了寒意,与开篇的“高且寒”相呼应。

3. 季节特点:诗人通过描述“岩花春不开,潭冰夏方释”来展示了这里季节的特点。即使是在春天,岩石上的花也不会开放;而夏天时,池塘里的冰才开始融化。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山中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理解。

4. 诗人的心境:最后两句“住此夫何为,心源湛而寂”点明了诗人的心境。虽然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但诗人并没有觉得寂寞或无聊。相反,他的心灵像山中的水源一样清澈而平静。这是因为诗人已经融入了这个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了心灵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寂静寒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体验和理解。诗人通过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和谐。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是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