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为公湛画水仙并题,用清真韵(1910年作)

素根聊托。
怅溹洄别浦,寸心绵邈。
试睡起、慵展晶奁,但颦惹月寒,梦移春薄。
画桨来迟,正孤守、一窗幽索。
定冰姿恨隔,不共丽人,细评花药。
湘皋近来自若。
想轻裳暗掣,香送天角。
甚乱云、渐阻相思,忍付与瑶环,怨情閒却。
净洗铅痕,稳伴取、烟条珠萼。
怕荒汀、夜风似剪,点波泪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水仙花为线索,描绘了一段含蓄而忧伤的情感故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借花喻情的核心手法 作者画水仙时,实际是在借花表达思念。水仙"素根"(洁白根系)被种在别处,就像两颗被迫分离的心。"溹洄别浦"(曲折的河岸)暗示感情路上的阻碍,"寸心绵邈"道出虽相隔不远却难以相见的惆怅。

2. 孤独等待的日常画面 用"慵展晶奁"(懒得打开梳妆镜)、"颦惹月寒"(皱眉时连月光都变冷)这些细节,展现女子独处时的落寞。"画桨来迟"更直白点出等待的人迟迟未至。

3. 矛盾心理的精彩刻画 想见又怕见的纠结很动人:"定冰姿恨隔"(明明近在咫尺却如隔冰雪)是遗憾,"不共丽人细评花药"(不能一起赏花)是羡慕。后半段"怕荒汀夜风似剪"(怕夜风像剪刀)的比喻,把担忧写得极具画面感。

4. 含蓄美学的典型体现 全篇没有直白说"我想你",但通过"梦移春薄"(梦境里春天都变淡)、"怨情閒却"(让玉环闲置)等意象,把思念浸透在每个生活片段里。最后"点波泪落"(水滴像泪落下),将水仙露珠与泪水融为一体,余韵悠长。

这种把浓烈情感包裹在优雅意象中的写法,既保持了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又能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情感温度。水仙在这里既是绘画对象,更是情感的代言人,这种双重身份让作品格外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