酴醿

向人未肯吐芳心,玉困香融已不禁。
久矣禅心无色想,如何对此独沉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酴醿花(一种白色蔷薇科花卉),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花的娇羞与诗人的禅心碰撞。

前两句写花:"未肯吐芳心"就像害羞的姑娘不肯表露心意,"玉困香融"描写花瓣像困倦的美人,香气却不受控制地散发出来。这里用美人醉酒的状态比喻花朵将开未开时香气四溢的娇态。

后两句写看花人:诗人说自己修行已久,本已做到"心不动念",但面对这朵花时却忍不住驻足沉思。这种矛盾很有趣——就像现代人明明决定戒糖,看见冰淇淋却走不动路。通过这种内心挣扎,反而衬托出酴醿花难以抗拒的魅力。

全诗妙在把"花撩人"写成"人看花",实际是花太动人让修行者破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说好要清心寡欲,结果被一朵花整破防了"。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比直接夸花漂亮更让人回味。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