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甘棠湖雨后看庐山五老峰

匡庐峰,何葱茏,五老秀削青芙蓉。嵚崎屴崱凌长空,雁行排列舒芙蓉。

虬藤蜷木如扶筇,苍颜绿发苔蒙茸。远看伛偻复龙钟,近看挺拔秀且雄。

我家南岳依祝融,曾登泰贷与华嵩。不见湖光万顷扩其胸,不见洪涛巨浸当其冲。

此峰不独飞泉鸣琴声淙淙,更有汪洋灏瀚鄱阳湖水飞银龙。

闻说上有千年桃花红,几欲凌空飞到天池最上重。

大呼匡庐处士同去寻仙踪,振衣千仞长啸开群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庐山五老峰的壮丽景色,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豪迈的情感。

开头用"葱茏"形容五老峰郁郁葱葱的生机,把山峰比作"青芙蓉",突出其秀丽挺拔。接着用"凌长空"、"雁行排列"等比喻,展现山峰高耸入云、整齐排列的气势。

诗人用老人形象来描写山峰:远看像驼背老人(伛偻),近看却挺拔雄壮;用"虬藤蜷木如扶筇"比喻藤蔓缠绕树木,像老人拄着拐杖;"苍颜绿发苔蒙茸"形容山石青苔覆盖,如同老人斑白的头发和胡须。

诗人提到自己游历过南岳衡山、泰山、华山、嵩山等名山,但特别强调五老峰的独特之处:既有湖光山色开阔胸襟,又能看到鄱阳湖波涛汹涌(洪涛巨浸),瀑布(飞泉)如琴声淙淙,湖水如银龙飞舞。

最后展开浪漫想象:听说山上有千年桃树开花,诗人恨不得飞到最高处的天池,呼唤隐士(匡庐处士)一同寻仙,在千仞高峰上整理衣衫、放声长啸,唤醒世人。这里的"开群聋"比喻用豪迈的啸声唤醒浑浑噩噩的人们。

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将静态的山峰写得富有生命力,最后升华到寻仙问道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彭玉麟

(1816—1890)湖南衡阳人,字雪琴,号退省斋主人。诸生。道光末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床,改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督水师破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战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名颇著。中法战争时,率部驻虎门,上疏力排和议。官至兵部尚书。卒谥刚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