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喜雨

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
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
国惧流金眚,人深悬磬忧。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沟。
望肃坛场祀,冤申囹圄囚。御车迁玉殿,荐菲撤琼羞。
济窘邦储发,蠲穷井赋优。服闲云骥屏,冗术土龙修。
睿感通三极,天诚贯六幽。夏祈良未拟,商祷讵为俦。
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腾云八际满,飞雨四溟周。
聚霭笼仙阙,连霏绕画楼。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
晚穗萎还结,寒苗瘁复抽。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
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幸闻东李道,欣奉北场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久旱逢甘霖的喜悦,展现了自然与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前16句)描写旱灾的严峻:夏季到初秋持续高温干旱,草木枯萎、庄稼凋零。朝廷担忧灾情,君主带头节俭(撤去美食),开仓放粮、减免赋税,甚至举行祭祀、释放囚犯,体现古人"天人感应"的思想。

第二部分(中间12句)写祈雨成功:当人们虔诚祈祷时,自然出现吉兆(蚂蚁出洞、蛇影消失),终于乌云密布,大雨普降。干裂的土地恢复水流,濒死的庄稼奇迹般复苏,说明古人认为真诚能感动天地。

第三部分(最后8句)写丰收景象:雨水让农作物起死回生,农民欢庆丰收,民间到处是歌颂太平的歌声。最后两句暗示这场雨不仅解了旱情,更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人们得以享受田园之乐。

诗歌亮点在于: 1. 用"草木委林甸""晚穗萎还结"等生动画面,让读者直观感受旱情 2. 通过"撤琼羞""修土龙"等细节,展现古人抗旱的智慧 3. "穴蚁祯符""山蛇毒影"等自然征兆的描写充满神秘美感 4. 结尾的欢庆场景与开头形成强烈对比,突出雨水带来的生机

全诗传递出: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既要积极应对(赈灾、祈雨),也要对自然保持敬畏。这场及时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天人和谐、政通人和的象征。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