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形似倒扣螺壳的奇特山峰,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
前两句"野螺倒向空中立,回旋萦成翠甲长"直接把山峰比作倒立的螺壳,螺旋状的山体像布满青苔的鳞甲。这里用"翠甲"形容山体植被,既写出颜色又暗喻螺壳纹路,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沫雾濡云真得计,鱼蝦旧侣莫相忘"最有趣:诗人想象这座"螺峰"是活的,山间云雾是它吐的泡沫,还调皮地说这招伪装很聪明(真得计)。最后用拟人手法叮嘱:变成山也别忘记水里的鱼虾老朋友。这种将山峰人格化的写法,让冷硬的石头突然有了温度。
全诗妙在把静态风景写活了——通过螺壳的比喻建立形象,再用"吐雾""记旧友"的想象注入情感,最后落脚在"不忘本"的温情提醒上。短短四句完成从外形刻画到精神升华,展现了中国山水诗"物我交融"的独特审美。
陈岩
(?—1299)宋池州青阳人,字清隐,号九华山人。宋末屡举进士不第。入元,隐居不仕。尝集杜甫诗句为《凤髓集》。遍游九华山胜迹,品题诸名胜殆遍。有《九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