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枕上得家山二语,漫谱此调,梦生于想,歌也有思,不自知其然而然也
歌哭无端燕月冷,壮怀销到今年。
断歌凄咽若为传。
家山春梦里,生计酒杯前。
茆屋石田荒也得,梦归犹是家山。
南云回首落谁边。
拟呵湘水壁,一问左徒天。
断歌凄咽若为传。
家山春梦里,生计酒杯前。
茆屋石田荒也得,梦归犹是家山。
南云回首落谁边。
拟呵湘水壁,一问左徒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异乡漂泊时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现实生活的困顿与无奈。
上阕开头用"歌哭无端"形容情绪失控,看着燕地的月亮感到心寒,曾经的壮志豪情到今年已经消磨殆尽。"断歌凄咽"描写想唱家乡的歌却哽咽唱不下去,只能在梦里见到家乡的春天,现实中只能借酒消愁。这里用"酒杯前"与"春梦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下阕说即使家乡的茅屋和薄田都荒芜了,梦里回去看到的还是记忆中的家乡。"南云"指家乡的方向,但不知云落何处,暗示找不到归途。最后两句突发奇想,说要到湘江边学屈原问天,既表达了对命运的不满,也暗含自己像屈原一样忠贞不渝的乡愁。
全词最大的特点是"梦"字贯穿始终,用梦境的美好反衬现实的苦涩。语言看似平淡却暗含激愤,比如"荒也得"三个字,表面说荒了也无所谓,实际是更深的痛心。最后用屈原的典故,把个人乡愁升华到更高境界,让普通思乡之情有了文化深度。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