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好

野禽林栖啾唧语。闲庭院、残阳将暮。兰堂静悄珠帘窣。想玉人、归何处。
喜鹊几回薄无据。愁都在、双眉头聚。凄凉方感孤鸳侣。对夜永、成愁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寂寞、惆怅的心情。

首先,诗中提到的“野禽林栖啾唧语”,就像是在寂静的树林里,鸟儿们欢快地叫着,但诗人却觉得这些声音更加凸显了他的孤独。

“闲庭院、残阳将暮”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庭院,夕阳即将落下,这种宁静与孤独相互映衬,使诗人感到更加孤寂。

“兰堂静悄珠帘窣”中的“兰堂”指的是装饰华丽的厅堂,而“珠帘窣”则是形容珠帘轻轻摆动的样子,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凄凉的景象。

“想玉人、归何处”表达了诗人对心爱的人的思念,但他又不知道心爱的人何时能回来,这种不确定性让人感到焦虑。

“喜鹊几回薄无据”中的喜鹊是吉祥的象征,但诗人却觉得喜鹊的叫声让他更加不安,因为喜鹊的叫声仿佛在提醒他心爱的人还没回来。

“愁都在、双眉头聚”说明诗人的忧愁已经聚集成愁眉,这种愁绪无法散去。

“凄凉方感孤鸳侣”中的“孤鸳侣”指的是孤独的伴侣,诗人感到自己的孤独,也联想到自己的伴侣的孤独。

最后,“对夜永、成愁绪”表达了诗人对着漫长的夜晚,愁绪更加深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个寂静、孤独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心爱的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和人生的无奈。

杜安世

杜安世,生卒不详,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字寿域,(一作名寿 ,字安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载《杜寿域词》一卷,谓“京兆杜安世撰,未详其人,词亦不工”;列于张先后、欧阳修前。黄升《花庵词选》云:字安世,名寿域。有陆贻典校本《杜寿域词》。与《四库总目提要》卷200,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慢词作家,亦能自度新曲。《四库总目》传于世。有《寿域词》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