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 用张子野韵

生平途较阮公穷。何物抵愁浓。香来略似垂丝柳,更拖烟、杏雨濛濛。

麾去不遥,唤来便至,防煞更无踪。

春冰化水已溶溶。幽郁好教通。延欢送恨浑无计,若寒夕、遮断帘栊。

那似柳绵,一当春晚,吹尽任东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穷困潦倒之人的愁绪,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读来很有画面感。

开头两句直白地说自己比魏晋时的阮籍还穷,不知什么东西能抵挡这浓重的愁绪。这里用历史人物作对比,突出自己的困顿。

接着用"垂丝柳"和"杏花烟雨"来比喻愁绪的形状:像柳条一样垂落,又像春雨中的杏花朦胧不清。更妙的是说这愁"挥之不去,一叫就来",想防都防不住,把愁绪写得像调皮的小动物一样活灵活现。

下半阕用春天冰雪融化的景象,比喻希望愁闷能像冰雪消融般化解。但现实是欢乐短暂,愁恨难消,就像寒夜里的门帘,把温暖都隔在外面。

最后三句最精彩:说自己的愁不像柳絮,柳絮到了晚春还能被东风吹散,而自己的愁却永远吹不散。这个对比既新颖又深刻,把那种挥之不去的愁苦写得入木三分。

全词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具体的自然景物来比喻抽象的情绪,把"愁"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成了可以感知的柳条、春雨、冰水、柳絮,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心境。虽然写的是愁苦,但用的都是春天的意象,在忧郁中又带着一丝诗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