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曾经隐居过的庐山生活的怀念,以及现实中无法摆脱世俗事务的无奈。
开头两句"一别三年长在梦,梦中时蹑石棱层"说离开庐山三年了,但经常梦到那里,梦里还能踩着陡峭的山石行走。这里用"梦"字点出了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眷恋。
中间四句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和生活情趣:夜晚的泉水声特别动听,秋天的山色最宜登临;山里的鹿已经习惯跟着采药老人,溪边的鸥鸟也不怕洗苔的僧人。这些画面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自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最后两句"人间有许多般事,求要身闲直未能"道出了现实困境:人世间有太多俗事缠身,想要清闲却总是做不到。这与前面描写的隐居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隐居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现实中身不由己的苦闷。语言朴实自然,画面感强,能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和隐居之乐,也理解作者无法摆脱世俗束缚的惆怅。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