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张麟洲大令 其三

一官沦落楚江头,赢得狂名满鹤楼。
十载风花真似梦,中年身世不宜秋。
阑珊冠履从人笑,狼藉图书待友收。
知尔遗棺行就道,灵风吹雨黯归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对逝去的张麟洲县令的深情悼念。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逝者生前的坎坷与身后的凄凉。

首联"一官沦落楚江头,赢得狂名满鹤楼"用对比手法,点明逝者虽官职不高(县令),却在黄鹤楼一带因才华横溢而声名远播。"沦落"与"狂名"的对照,暗示了才子与官场的不相容。

颔联"十载风花真似梦,中年身世不宜秋"道出人生无常。前句说十年风光如梦幻泡影,后句用"秋"象征人生暮年,暗指逝者英年早逝的遗憾。两个比喻通俗却深刻,让读者感受到生命脆弱。

颈联转向现实场景:"阑珊冠履从人笑,狼藉图书待友收"。生前戴的官帽、穿的鞋子散乱无人理,心爱的书籍也杂乱堆积,只能等朋友来收拾。这两个细节生动展现了逝者身后的孤寂,也暗示其清贫的为官生涯。

尾联"知尔遗棺行就道,灵风吹雨黯归舟"将哀思推向高潮。诗人想象着载着灵柩的船在风雨中黯然归乡的场景,"灵风""黯雨"的意象既写实又抒情,让整首诗的哀伤情绪达到顶点。

全诗没有直接说"多么悲痛",而是通过"散乱的书籍"、"风雨中的归舟"等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深切的哀思。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打动人心的地方。诗中"十年如梦"、"中年不宜秋"等句子,即便放在今天,也能引发我们对生命短暂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