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边娇 己未长安元夕

元夜年时,记水榭狂游,驿桥閒趁。
梅梢月上,楼檐灯挂,媚蝶闹蛾成阵。
春泥松软,镂十里、凤城鞋印。
小门残火,见多少、澹妆轻粉。
如今独客京华,料还怪我,归期难准。
金钱浪掷,紫姑羞卜,长自盼人书信。
晚寒偏嫩。
悄地向、冰蟾低问。
清辉何苦,照一宵潘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孤独的人在元宵节回忆过去、感叹现在的复杂心情。

上片回忆从前元宵节的热闹场景: 1. 开篇直接点明这是回忆过去的元宵夜,那时在水边亭台尽情游玩,在驿站桥头悠闲漫步。 2. 描写了元宵夜的典型景象:月亮爬上梅梢,屋檐挂满彩灯,姑娘们戴着蝴蝶蛾子形状的头饰成群结队。 3. 特别提到春泥松软的地上,到处都是姑娘们精致的鞋印,说明当时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4. 最后写到夜深时,还能看见许多打扮素雅的女子,说明欢乐持续到很晚。

下片转到现在的孤独处境: 1. 现在独自在京城,猜想家人一定在埋怨自己迟迟不归。 2. 用"掷钱占卜"和"盼信"两个细节,生动表现思念家人的焦虑心情。 3. 夜深天寒时,只能默默对着月亮倾诉:为何要照着我这个白发人,让我整夜难眠?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 - 过去的热闹 vs 现在的冷清 - 从前的欢乐 vs 眼下的愁苦 - 群体的狂欢 vs 个人的孤寂

最后对月亮的质问尤其动人,把佳节思亲的愁绪推向高潮。词人用具体的生活细节和通俗的意象,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